【裝修設計】做壁龕不盲從,省空間多收納才能不跑偏
壁龕常見于現代裝修中,深受大家的喜愛,除了款式好看,更多的是給人感覺從墻壁上“偷”了一塊地方做收納,占大便宜了??雌饋砗芎唵蔚谋邶惼鋵嵅⒉皇悄阆胱鼍湍茏龅?,怎么做更合理?怎么做才不浪費空間?什么樣的地方更適合做壁龕?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
壁龕只能在非承重墻上掏,掏的時候要講究技巧,先劃出區域,再用切割機切出輪廓,然后用電錘換鏟子一點一點去掏。掏的時候要提前計算好深度,預留出整磚的尺寸。
▲利用非承重墻,在走道區域做了一個壁龕,搭配上個性化的長款燈飾凸出于墻體,整個空間更顯立體。
▲利用客廳和陽臺之間的墻體做了一個窄窄的壁龕,可以收納吸塵器,利于日常打掃。
▲充分利用墻體的厚度掏出一個儲物空間,增加操作面,微波爐可以安身其中。
極智裝提醒:
1、生活中,每個家庭的墻體厚度不同,常見厚度是24-22㎝。施工師傅會根據實際的墻體厚度進行開挖,以免打穿墻體。
2、墻上掏壁龕,需要額外增加人工費。
利用原有房型結構設
每家每戶的房型都不一樣,難免存在一些內凹外凸的結構空間,充分利用這些原始結構上的特點,依勢做壁龕,不但從外觀上解決了凹凸感,同時為室內增加了儲物空間。
▲飄窗側面和室內墻體之間正好有個凹進去的空間,充分利用做成壁龕,黑胡桃木和整體家居色更加統一。
調整房型結構結合需求做
為了更好地利用空間,設計師往往會改動原有結構,重新規劃室內空間,在這個過程中,設計師會根據收納需求,進行壁龕設計。
▲一個被重新規劃過的餐廚空間,與之相連的干區由定制柜代替隔墻劃分空間,和臺盆相鄰的地方做成壁龕,空間不用很大,夠放一些洗手及護膚用品即可。
客廳設計
▲設計師為了給主臥擴容,占用了部分客廳的空間,客廳的背景墻調整位置,重新塑造的大理石為主的背景墻搭配上對稱的木質壁龕設計,簡約且實用。
▲在微調衛生間入口之后,利用衛生間下水管道旁邊的空間做了一個壁龕,一扇移門開合之間,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
依附于造型設計壁龕
不需要動結構,也不需要挖墻體,為了平面的效果,壁龕的形式常被應用到設計中,可能是裝飾功能,也可能是收納展示兩不誤。
裝修設計
▲一面用文化石打造的背景墻,設計師利用磚體的寬度,做了一個壁龕的設計,收納不是目的,展示、裝飾性才是根本。
▲27㎡的客廳,單但做客廳有些浪費,設計師考慮到業主經常在家加班,便把這里打造成開放式的書房區域,利用整面墻+多層隔板,2.4米寬的大壁龕脫穎而出,既是功能區又自成一景。
▲設計師利用壁龕的造型,把電視機融入到背景墻中,背景墻垂懸于結構墻體之外,結合燈帶設計,打造了豐富的空間層次。
衛生間的壁龕打造
衛生間是壁龕出現率最高的一個空間,盡管如此,極智裝不主張為了做壁龕而做,應該根據衛生間的實際情況進行空間利用,不然則會適得其反。
/ 包管補齊墻面壁龕
衛生間設計
衛生間容易密集出現下水管道,可以在下水管道兩側利用磚砌進行壁龕設計,充分利用空間的同時,把墻面“補平”,集實用與美觀為一體。
/ 掛壁式馬桶水箱上方空間
壁掛式馬桶使用的是隱蔽式水箱,“藏”在墻體里的,不管這面墻是本來就有的,還是新砌的,在不是承重墻的前提下,水箱上方就有條件做一個壁龕,可以收納衛生卷紙等日常用品。
/ 利用洗手臺側面墻體
淺淺掏了一部分墻體空間,利用隔板超出墻體的寬度打造了一個置物臺。洗面奶、剃須刀、牙刷等日常用品,都可安放于此。
/ 新砌墻體隔斷做壁龕
淋浴區和坐便器之間新砌了一堵墻作為隔斷,防止淋浴時候的水外濺到如廁區,順勢在墻體的兩側各做一個壁龕,淋浴區放沐浴露,坐便器則可以放卷筒紙,可謂是一墻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