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型改造設計|空間改造,業主需求前三甲,有沒有戳中你?
據統計,至今極智裝公號已推出精彩案例90余套,其中原有住房的空間改造占了很大一部分,住了十幾年甚至更長時的家會面臨很多問題,居住人口的變化,功能區域的不完善……本期,我們盤點一下空間改造中,最集中的幾大需求,看看設計師是如何幫助業主們解決問題的。
需求 top1
越多越好的儲物空間
非標的定制柜
不放過任何一個空間
容量大
利用家里的背景墻、過道、角角落落都可以定制柜體,極智裝經常出現幾十平米的小戶型定制出一百多平米儲物空間的精彩案例,充分滿足了業主的收納需求。
▲改造前的臥室僅有個五門衣柜
▲改造后的臥室在大床的側面、尾部和通道處都定制了頂天立地的衣柜,衣物容量成倍增加。
功能可細分
定制柜可根據家庭成員不同的生活習慣定制獨特的內部結構,滿足每個成員的個性需求,比如可以根據鞋盒的高度定制柜體的高度,根據收藏手辦的數量預留展示柜的格數,根據大件物品的尺寸預留相應的空間……
隱蔽性好
相對成品家具,定制柜可以做到很好的“隱蔽性”,可以和家居環境融為一體,從整體上保持和諧一致,從視覺上減輕存在感,留給空間更多的表現力。
▲過道側面與餐廳區,依托墻體凹槽嵌入整排收納柜和餐邊柜,白色門板與墻體相融呈S型更顯整體。中間部分采用了開放式柜體,為空間增加了一抹亮色。
裝飾性強
做得好的定制柜可以成為家居氛圍的加分項,顏色、造型、甚至一個拉手,都可以為居室的點睛之筆。
▲緊鄰入戶區域定制的一整面鞋柜,不但滿足了男業主鞋子的收納需求,入戶區域的顏值也十分出眾。
結構上做文章
實現不同功能的儲物空間
左右逢源借空間 成就主臥衣帽間
設計師利用墻體改動,借用了1/3的衛浴間,加上臥室70*210cm的空間,合并打造了業主心儀的衣帽間。
▲為了讓衣帽間最大化,還將臥室門移至電視背景墻處,并臥室門背后卻又增加了一組衣柜,臥室的收納空間被發揮到了極致。
柜體充當墻體 收納隔墻兩不誤
一般室內墻壁的厚度在15cm左右,利用餐廳和書房之間的隔墻位置,為餐廳打造一組餐邊柜,儲物隔斷一舉兩得。
▲餐邊柜同時滿足了裝飾性展示和封閉式儲物兩大需求,加上“隔墻”功能,利用率達到了最大化。
需求 top2
更開闊的空間感
空間小、采光差…
開放出來
打通房間 老房獲得大宅既視感
▲業主一人居住,設計師大膽打通兩個南向房間之間的墻體,重塑客廳和臥室,讓小房子擁有了大宅的既視感!
3.8㎡廚房開放 打造25㎡共享休閑區
原有廚房僅3.8㎡,采光差,操作空間小。設計師拆除廚房的隔墻,廚房自然融入其他空間,形成客、餐、廚一體化的25㎡共享休閑區。
增設1.4m中島吧臺,就餐、儲物、烹飪三合一。一家人就餐,備餐便利;儲物強大,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臺面內嵌電陶爐,隨時能夠燉煮、火鍋、煎炒......
獲得更多采光的隔斷技巧
善用玻璃等透明材質
▲考慮到業主兩人喜歡辣味及爆炒煎炸的飲食習慣,設計師并沒有選擇現下流行的開放式廚房,而使用黑色不銹鋼框架+玻璃作為隔斷,形成一個鉆石型廚房,使不大的空間更顯通透。
討巧的半墻
▲玄關緊挨著餐廚區,做個兩面的半“墻”。正面柜體,滿足日常儲物。背面封上背板,更具整體性。
▲衛浴間中的半“墻”很常見,尤其是在干區,一堵半墻隔開洗漱區,保有一定的私密性,空間也不會壓抑。
針對性運用光源
提亮空間
足夠的采光能夠提供給我們更好視野,在一些光源死角,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運用一些光源,比如操作臺上方、樓梯臺階附近、衣櫥里面、走道盡頭等地方,都能有的放矢地使用光源,營造更敞亮的居住氛圍。
需求 top3 一個空間的多功能性
客廳+書房
客廳足有27㎡,作為一個起居空間稍顯浪費,設計師考慮到李先生需要日常在家加班,便在這里打造了開放式書房。
▲設計師將這面寬度2.4米的墻,設計成展示型的多層隔板大壁龕,配上書桌,開放式書房就此誕生,即是功能區又自成一景。
▲李先生居家辦公的時候,妻子在旁追劇,無需語言,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西廚島臺+餐廳+高低床
▲兩室戶原本沒有餐廳,設計師將其中一個相鄰廚房的房間改造成中島結合餐桌的形式,西廚和用餐區域合二為一,家人互動更多,招待朋友也方便。
▲另外,把相鄰臥室一部分空間劃給餐廳,并放置高低床,滿足女兒和偶來小住長輩的睡眠需求,配上柔美的紗簾作為軟隔斷。
餐廳+榻榻米
▲原來的客臥區域,設計師根據業主的實際需求打造成餐廳區域,并利用臨窗位置,專為女業主及其媽媽做布藝手工而設計了日式榻榻米。
書房+客臥
▲多功能房可以在書房與客臥之間自由轉換,靈活可變的設計,連通著當下和未來的生活。
臥室+洗漱+辦公
▲主臥陽臺按石先生要求一邊設成洗漱區,一邊作辦公區,使主臥化身套房,晚上辦公、游戲結束,簡單的洗漱就可以睡覺了,高效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