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裝結束再挑家具?晚了!軟裝先行是大勢
在本期極智裝案例中,提到一個“軟裝先行”的概念,大家可能不太理解。但是你是否有碰見過這種情況?為了能夠擁有理想的新家,在網上翻了無數的案例,才找到心儀的設計師。又經歷了幾個月操心的施工,好不容易硬裝結束開始挑軟裝了。才發現一見傾心的沙發擺不下,喜歡的吊燈太貴裝修經費不夠。最終,所有的喜歡都只能將就。就此,“軟裝先行”的理念應運而生。
什么是軟裝
在理解軟裝先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軟裝。所謂軟裝,是和硬裝相對的概念,通俗的來說主要是指通過家具、燈飾、窗簾、地毯、掛畫、花藝、飾品、綠植等的陳設和搭配,來營造空間氛圍,完成美學表達。大概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把房子掉個個兒,會掉下來的就是軟裝。
事實上,就目前來看,像這樣簡單的把硬裝和軟裝分別定義成固定的和可移動的,是比較粗略的。硬裝和軟裝的界定變得越來越模糊,很多墻面石材、壁紙,或是固定柜擁有多種紋理、色彩、效果,已經兼具裝飾效果,固然仍屬于不可移動的硬裝飾,但似乎也應該考慮在軟裝范疇。
為什么需要軟裝
還記得老一輩人所謂裝修,大多數無非就是找個包工頭,墻刷一刷,地板鋪一鋪,然后自己買點喜歡的家具一放,反正大差不差,看起來至少是翻新了。
后來大家開始有了裝飾的概念,在翻新的基礎上也開始對美觀有了追求,于是開始琢磨色彩搭配、裝修風格。但很多人裝修完后發現色彩搭配不和諧,整體風格不統一。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讓專業的人來做。而且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和裝飾理念的改變,軟裝在裝修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漸提升。所謂三分硬裝,七分軟裝,軟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什么要軟裝先行
傳統裝修流程都是先按照預定的風格設計居室的墻面、地板等部分,然后再按照其風格搭配家具、配飾。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或許可以提前規劃家最終的整體風格效果,讓硬裝為軟裝鋪路,實現空間風格的整體、統一。
軟裝先行,并不是說買完家具后再開工,而是在開工之前先把理想的家具風格、顏色、尺寸、價位大概定下來,給硬裝設計師作為參考,可以根據這些確定基本風格,甚至進行結構的劃分、布局的安排,以及墻面的顏色、地板的圖案、瓷磚的鋪貼等等的確定。或者讓軟裝設計師提前介入硬裝設計,與硬裝設計師共同探討設計方案。這樣做主要有幾大優點:
01 有助于把握整體風格
很多業主在裝修前一定都被問過一個問題,你想要什么風格。但是每個人對風格的認知都有差別,很難用語言和設計師表述清楚,設計師不能很好的了解你的喜好。但是如果你有確定的家具式樣或者案例圖片,給設計師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02 有助于把握落地效果
很多裝修過的業主,裝修最大的遺憾就是“落差”。效果圖明明美輪美奐,裝修出來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出現這種情況,最大的原因在于裝修初期對空間軟裝(后期呈現的效果)沒有做完整詳細的方案。到施工時,要么因為預算更換了材料,要么因為無法施工而改變方案,最后裝出來天差地別。而軟裝先行,就是在初期,軟裝和硬裝就同時考慮,保證最后落地效果。
▲效果圖VS實景圖
03 避免水電位沖突
曾經聽過一些業主吐槽,說買的電視柜、床頭柜太高擋住插座一類的,就是因為沒有提前結合家具規劃好水電位。所以一些大的家電其實可以提前考慮以便硬裝時進行水電線改造,預留插座。
04 有利于控制預算
有不少人硬裝花費很多,到買家具時發現囊中羞澀,只能將就買一些“還湊合”的家具,整體風格不協調或者拉低了整體裝修檔次。提前統籌和安排好硬裝、軟裝的預算比例,兼顧每個細分環節,不僅能有效控制成本,還省時省心。
05 有利于節省工期
現在很多家具、柜子類需要有一個多月的定制周期,在定好軟裝的情況下再去做硬裝,能在硬裝施工完成后馬上對軟裝家具、飾品等進行擺場安裝,省去了裝修好還要逛賣場及產品定制制作、運輸的等待期。
經濟發展,消費升級,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家庭裝修中,客戶要求的環境氣氛和美學的表達大多依靠軟裝陳設來實現,而結構和功能性的要求還依賴于硬裝。在我們的設計中,完全按照傳統的先硬裝后軟裝的流程,很容易導致軟硬裝分離,效果差強人意。而軟裝先行,將軟裝設計前置到硬裝規劃中甚至是硬裝規劃前,才是現在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